▼下附征事三則
希旨誣良(出自《冥祥記》)
【原文】梁曲阿人宏某,家貲巨富。往湘州販木,經營數年,始購得巨木數筏,皆長五十余丈,世所罕有。時武帝欲為文皇帝陵上建寺,欲購名材。而宏氏之木,適運至南津。南津尉孟少卿,希朝廷旨〖希旨,曲意逢迎上意〗,妄思擢用。乃搜取宏氏所赍衣服財物,誣為劫取,又云造作過制,非商賈所宜。遂沒其木筏人官,處以重典。宏某臨刑之日,命妻子多具黃紙筆墨于棺中,又書少卿姓名數十,吞之。方過一月,少卿忽見宏某來索命,初猶捍避,以后但言乞恩,嘔血而死。凡諸獄官,及主書舍人,預此獄事者,幾月之內,相繼夭亡。皇基寺營構方訖,隨遭天火,柱木之埋在地下者,皆化成灰,無有留余。[按]甚矣,末劫之福德漸減,貨物漸低也。自梁至今,不過千余年耳,此時求深山中二十余丈之木,已不可得,況五十丈乎。總是人愈貧,則材木之遭斧斤也愈急,矧(shen)又加以地力之漸薄乎。隋唐以前,稻禾之穗,皆長盈尺,而菜果之甘美,花卉之香艷者,漸漸今不如昔。嗟乎。此種事理,措大有所不知,即或告之,又誰信之。
【譯白】南朝梁時曲阿(今江蘇丹陽縣)人宏某,家資巨富,與親族前往湘州做木材生意,經營數年,才購得巨木數筏,每根木材都長達五十多丈,世所罕有。當時梁武帝想在文皇帝(武帝追尊其父蕭順之為文皇帝)陵墓上建皇基寺,要購頭名貴木材。而宏某之木材,正在此時運到南津。南津校尉孟少卿,為迎合皇上意旨,巴望朝廷提拔任用。就搜取宏某所帶之衣服財物,誣陷其是攔路搶劫得來。又說他的木筏造作超過長度,不符合經商之規定。便把全部木筏沒收入官,并處以極刑。宏某臨刑那一天,叫妻子在其棺材里多放些黃紙和筆墨,又寫少卿等姓名數十,呑進腹中。宏某死后才過一個月,少卿忽然見到宏某來討命。起初還抵抗回避,其后只乞求開恩,終于吐血而死。凡諸獄官及主書舍人參與審理此獄案之人,幾個月之內,都相繼死了。皇基寺建造剛落成,即遭天火,連埋在地下的柱木也都化為灰燼,沒留下一點殘余。[按]可悲啊!末劫眾生之福德逐漸減少,貨物也變得越來越低劣。從梁朝至今天,不過千余年罷了,但此時到深山老林中想尋找到二十多丈之樹木,已不可得,何況高達五十多丈之大樹呢?總是人越貧窮,則木材遭受砍伐就越嚴重,況且土地之肥力也越來越薄。隋唐以前,稻禾之谷穗都長達一尺多,而菜果之甘美、花卉之香艷也漸漸今不如昔了。唉!此種事理,學識淺薄之人有所不知,即使告訴他們,又有誰肯相信呢?
摘自安士全書《文昌帝君陰騭文》廣義節錄:希旨誣良
看網友對 希旨誣良 的精彩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