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僧往生類
慧遠大師
【原文】晉慧遠,雁門樓煩人。博通世典,尤善六經【即詩經,尚書,禮記,樂經,周易,春秋。為儒家主要經典〗。聞安法師講般若經,豁然大悟,因剃染事之。太元六年,過潯陽,見廬山閑曠,可以息心。遂感山神現夢,一夕雷雨,林木自至。刺史桓伊,乃為建殿,名曰神運。以慧永先住西林,故號所居為東林。建念佛社,三十年不人塵俗,專志西方,制六時蓮漏〖六時,古代根據天干地支把一天一夜分為十二個時辰,即晝時,夜時。一個時辰即現在的兩個小時。蓮漏,古代的一種計時器〗,念誦不輟。高僧巨儒預社者,百二十三人。澄心系念,三睹圣相,而沉厚不言。后十九年,七月晦夕,于般若臺,方從定起,見阿彌陀佛,身滿虛空,圓光之中,無量化佛。觀音勢至,左右侍立。又見水流光明,分十四支,洄注上下,演說妙法。佛言,吾以本愿力,來安慰汝。汝七日后,當生我國。又見佛陀耶舍,慧持、慧永、劉遺民輩,已往生者,皆在佛側。師喜,謂門人曰,吾始居此,已三睹圣相。今復再見,必生凈土矣。至期,端坐而逝,時義熙十二年八月初六日也。
【譯白】晉朝慧遠大師,雁門樓煩人。博覽通讀世間典籍,尤其通曉詩、書、禮、樂、易、春秋六經。聽道安法師講《般若經》,豁然大悟,因而依止其剃發出家。太元六年,路過潯陽,見廬山閑靜空曠,可以息心辦道。后來感得山神現夢,一天晚上,雷雨過后,林木無運而自至。刺史桓伊,為其建殿供養,名為神運。因慧永法師已先住西林,所以號其所居為東林。大師啟建念佛蓮社,三十年不入塵俗,專心致志,一意求生西方。特制一種晝六時夜六時的計時器,日夜念佛誦經不間斷。當時高僧巨儒加入蓮社的,有一百二十三人。大師澄心系念,曾三次親見彌陀圣相現前,而他沉穩厚重,從不表露。后來到了十九年,七月三十晚上,大師在般若臺剛出定,見到阿彌陀佛,大身遍滿虛空,圓光之中,有無量化佛。觀世音大勢至菩薩,在佛左右兩邊侍立。又見到水流光明,分為十四支,洄注上下,演說妙法。佛說:“我以本愿力,來安慰你。你七日后,當往生我國。”又見到佛陀耶舍,慧持,慧永,劉遺民等已往生的同修,都在佛的身邊。大師內心充滿喜悅,對其弟子說:“我從住此以來,已三次見到佛相。今又再次見到,必生凈土了。”到預定曰期,大師端坐而逝。時在東晉義熙十二年八月初六日。
摘自《安士全書》西歸直指: 慧遠大師
看網友對 慧遠大師 的精彩評論